研究小組發表報告提三項建議

研究小組發表報告提三項建議 澳大:指定機構收發基本頻道 全城熱切期待的“澳門電視服務研究”昨日終於發佈中期報告,澳大電視服務研究小組向政府提出三項建議,包括區分“免費電視”及“收費電視”服務、優化多元電視接收模式、實現電視服務順利過渡。報告認為,政府宜向居民清楚介紹和解釋免費及收費電視服務的界定,並建議由政府指定的執行機構負責處理“基本電視頻道”訊號接收、整合及發送等,考慮公衆利益,此機構可考慮由公營或非牟利機構負責。 完成個案952個 電信管理局去年委託澳大成立跨領域團隊,從多方面研究澳門未來電視服務的模式和提供建議方案。小組昨日下午三時於澳門大學中葡樓L105室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報告內容,出席者包括澳大科技學院副院長譚錦榮,社會科學學院助理院長林玉鳳(身處英國,以網絡電話即時向記者講解),法學院課程主任邱庭彪,科技學院博士朱俊達、馬少丹、蔡偉華及丁紹榮。 小組去年十二月份進行了“澳門居民電視節目及頻道需求調查”,隨機抽樣電腦輔助電話(CATI)訪問,調查共使用了3,892個電話號碼,成功完成個案達952個。調查結果顯示,超過五成受訪者只看“傳統電視”、同時收看“傳統電視”及“網上電視”的比率約四成半,兩者合共超過九成半,但只收看“網上電視”和從不看電視的受訪者少於半成。 八成人要回頻道 去年居民可收看的電視頻道大減,調查指近八成受訪者表示“有”想要回部分頻道,當中最多希望要回一至五個頻道,比率約佔九成。至於希望能夠重新收看的電視頻道,較多受訪者希望收看CCTV系列和一些中國內地及台灣的電視頻道。 報告建議政府區分“免費電視”及“收費電視”服務。小組指,儘管現時本地地面無線廣播覆蓋有待完善,但本地免費廣播包括TDM的五個數碼地面電視頻道,和兩個模擬地面電視頻道,以及一個衛星電視頻道,居民均可免費接收,本澳亦可自由接收區內由多個衛星傳送的衆多免費頻道。 澳門作為一個開放的自由市場,其電視服務的歷史現狀卻與國際上通行模式有較大差距,特別體現在免費與收費電視頻道的界限不明確,同時原公天公司不規範轉播境內外電視頻道可引起複雜版權爭議。如部分境外電視頻道在當地是開放頻道,它們包含的一些地域性版權節目則不可以未經授權在本澳轉播。 倡開放電視市場 小組指出,免費電視服務方面,應改善地面無線廣播覆蓋及支持更多本地電視內容製作等;收費電視方面,應以開放市場,鼓勵多元化收費電視服務市場,以提供個性化、專門化內容、雙向節目點選播放等服務予居民及訪客。 對於有版權爭議的一些頻道,政府應盡量尊重居民收看電視的習慣,同時理順服務市場配合本澳經濟長遠發展,創造商機及豐富本地居民及訪客的多元化服務選擇。 被問及由一個非牟利機構提供“基本頻道”會否影響接收電視的權利,小組表示,贊成將來澳門開放電視市場,至於政策如何支援多元化提供,避免市場壟斷,認為法律、技術及版權等問題需要解決,未來數月將着手研究,但研究方向是保障公衆的知情權,防止服務受到任何形式壟斷影響。今次研究項目的最終報告將在九月提交。 本報記者 報道